孩子為什么會口吃?
發(fā)布時間:2021.05.31 點擊:2491 次
口吃是一種言語流暢障礙,表現在說話第一個字很難發(fā)出、用詞重復、說話斷斷續(xù)續(xù)不連貫、不自覺的拉長語音等。據統計,口吃的現象常見于2~5歲(也有說法為2歲~8歲)的兒童,其中75%~80%孩子的口吃問題會隨著正常發(fā)育而痊愈,也有1%會持續(xù)發(fā)展成為慢性口吃,究竟
孩子為什么會口吃呢?
1、遺傳因素

口吃是否是遺傳存在很大爭議,而哈佛大學專門研究溝通障礙的丹尼斯·德雷納教授在人類的基因中發(fā)現了三種與口吃有關的突變,說明雖然父母的口吃不一定會百分百遺傳到孩子,但患口吃的概率會增加,口吃的基因是否凸顯取決于人和環(huán)境。
2、生理因素 先天發(fā)育不良也會引起口吃,有的孩子是由于胎兒期母體患妊娠毒血癥、出血或軀體性疾病,或發(fā)育過程中患某些傳染病等因素,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弱化,語言功能受到影響,從而出現
孩子說話結巴的現象。
3、發(fā)育階段的正?,F象 兒童的語言發(fā)展都會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,隨著自我意識的發(fā)展,孩子的表達和表現欲逐漸增強,但由于儲備的詞匯量有限,語言表達方式也比較貧瘠,因此會出現說話跟不上思維的情況,很容易變得急躁、緊張,從而更難清楚地表達想法,通常會隨著孩子掌握更多的詞匯和表達方式而恢復正常。
4、心理精神緊張

有的家長在孩子說話不流暢或說錯的時候,就會立刻嚴格的指出,認為嚴師出高徒,但這種教育方法不是對所有孩子都有效,有時父母的大聲呵斥,孩子很容易受到驚嚇,從而說話變得結巴起來,或者父母經常在家爭吵、發(fā)脾氣,由于這種恐懼的情緒引起了口吃。
5、模仿的結果 兒童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強,不僅會模仿正確的預防表達方式,連錯誤的說法也會一并模仿,有些孩子接觸結巴的人過后,覺得這樣說話很好玩,就會刻意的經常模仿,一旦形成肌肉習慣,就比較難矯正過來。
相信通過以上講解,家長已經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口吃了,除了從以上幾點開始入手解決,平常在家還可以適當做語言訓練,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,睡前閱讀也是一種很有效增加詞匯量的方式,更多
兒童語言訓練方法可瀏覽往期文章。